为什么别人家的蛋鸡产蛋又多又亮预混料 ,淘汰鸡毛顺滑,而自家的鸡产蛋少、蛋壳薄、掉毛严重?预混料的选择,才是隐藏的胜负手!但预混料市场鱼龙混杂——有的料吃得多产蛋少,有的料蛋壳光亮却死淘率高,有的短期高产却后期掉毛……如何科学避坑,选对预混料?
一、预混料选不对预混料 ,养殖全白费!
先搞懂这3大核心问题
01
预混料类型区别:1%、3%、5%到底怎么选预混料 ?
1%核心料:仅含维生素、矿物质,需自配氨基酸、药物,适合大型场(技术要求高)预混料 。
3%-5%常规料:含维生素、矿物质、氨基酸、酶制剂等,中小户首选(操作简单)预混料 。
→ 中小场推荐3%-5%预混料预混料 ,省心且营养全面,避免自配比例失误!
02
产蛋差异不仅是蛋氨酸的问题预混料 !
蛋壳薄脆:钙磷比失衡、VD3不足、锰锌缺乏都可能“背锅”预混料 !
掉毛严重:缺含硫氨基酸(蛋氨酸、胱氨酸)、生物素、泛酸是主因预混料 。
采食量异常:配方能量密度、适口性(如香味剂掩盖变质)直接影响进食量预混料 。
03
价格≠性价比预混料 !算清这笔账
公式:综合效益=(蛋重×产蛋率×蛋价)-(采食量×饲料成本)预混料 。只看单价,血亏!
二、5大黄金原则预混料 ,
教你避开90%的坑预混料 !
原则1:阶段对号入座预混料 ,拒绝“一料到底”
育雏期(0-6周):高蛋白(19%-20%)、高赖氨酸(≥1.1%),打好骨架基础预混料 。
育成期(7-18周):控钙(≤1%)、补锌锰预混料 ,防早产!
产蛋期(19周后):钙分!开产初期(19-28周):钙3.5%-3.8%,防初产蛋破损预混料 。高峰中期(29-50周):钙4.0%-4.2%,稳产蛋壳质量。后期(50周后):钙4.3%-4.5%,补足老龄鸡钙流失。
原则2:营养均衡>单一高指标
错误做法:盲目追求蛋氨酸≥0.5%预混料 ,导致蛋重过大、脱肛增多、死淘率升!
科学配比:蛋氨酸0.45%-0.48% + 赖氨酸0.85% + 含硫氨基酸0.75%,产蛋率与蛋重双赢预混料 。
原则3:看标签更要看实证预混料 !
标签避坑指南:必须标注蛋氨酸、赖氨酸、钙磷、VD3等核心成分具体含量(范围标注的慎选!)预混料 。警惕“神秘配方”:不标明载体类型(石粉、沸石粉?)、无生产日期批次=三无产品!
实证要求:要求厂家提供同区域、同品种的养殖场试验报告(产蛋率、料蛋比、死淘率数据)预混料 。
原则4:外观≠质量预混料 ,但能辨!
合格料:颗粒均匀、无结块、淡淡维生素味(带刺鼻香味可能掩盖变质)预混料 。
变质料:潮湿结团、酸臭味(胆碱氧化)、颜不均(载体掺假)预混料 。
原则5:服务与检测能力是关键预混料 !
优质厂家:提供免费实验室检测(重金属、黄曲霉毒素)、定期技术培训预混料 。
劣质厂家:卖完不管预混料 ,售后电话永远忙音!
⚠️养殖实战避坑指南
❌误区 1:盲目追求 "高蛋氨酸"
👉🏻蛋氨酸过量会导致蛋鸡痛风预混料 ,最佳添加量应根据采食量动态调整
❌误区 2:忽略载体质量
👉🏻优质载体(如沸石粉)可提高营养吸收率 20% 以上
三、3招实战对比预混料 ,
一眼看穿预混料好坏预混料 !
1. 蛋壳质量“四看”检验法
看颜:褐壳蛋颜均匀无斑点,白壳蛋透亮无雾状预混料 。
摸表面:优质蛋壳细腻光滑,劣质料蛋壳粗糙有砂眼预混料 。
测厚度:用蛋壳厚度仪检测(≥0.33mm合格),后期蛋壳变薄率≤5%预混料 。
破蛋率:高峰期破蛋率>2%=预混料钙磷不达标预混料 !
2. 粪便状态反映肠道健康
合格粪便:成型圆锥状,灰褐,无黏液、血丝预混料 。
预警信号:饲料便(玉米颗粒可见)→ 消化酶不足;水样便→电解质失衡或肠道感染预混料 。
3. 淘汰鸡毛=长期营养背书
优质料:羽毛丰满顺滑,主翼羽完整,无啄肛秃背预混料 。
劣质料:羽毛干枯脱落,尾部光秃,严重影响淘汰鸡售价(每斤差价0.5-1元!)预混料 。
“预混料选对,等于赚两倍!养殖户不必盲目追求‘高档料’,但一定要学会看成分、算成本、验效果预混料 。记住:省在饲料上,亏在鸡身上!”